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第378章 等下全给老师拉去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378章 等下全给老师拉去

小说: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作者:南屿画灵山

    第378章 等下全给老师拉去</br>太子仅凭一刻钟之时,便算出了如此多的数目。</br>而那户部十位司及合力,竟然也要花三刻钟!</br>如此之差,这太子的经算之能,到底如何~</br>只要是正常人一眼便能瞧出来。</br>就以如此惊人的经算之速,真要半日的时辰清算这些账本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吗?</br>一时间,那一众大臣,无论文臣还是武将,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出了惊骇,甚至还有其他的意味。</br>这太子如今仅十一岁,以此之势,将来定是一盛强之君啊!</br>“陛下,太子高才绝临,世间难寻!我大唐之福啊!!!!”</br>这时间,房玄龄又是直接向前一步。</br>老声一颤,直接声喝道。</br>杜如晦怎能落后。</br>“陛下,太子身赋异禀,才思敏绝!我大唐之福,朝堂之幸啊!”</br>长孙无忌:“太子如此年纪便有如此之才,只要在陛下加之培养,未来定兴盛我大唐!”</br>“陛下!太子……”</br>“陛下,太子大才!”</br>“臣附议!”</br>“太子殿下……”</br>……</br>一时间,那太极殿内,响起了对李承乾的夸赞呈辞。</br>好不热闹!</br>这太子尚小,并不用担心什么太子威胜。</br>而且太子首次临朝,便显露这些,陛下是什么心思他们自然也知道。</br>所以这等马屁,无论是否真心,还是实意,那都必须拍,还得拍的好听好看!</br>那武将一个个大呼牛……咳,大呼太子高才,而那文臣更是拽弄着文辞,就差把太子捧上天了。</br>而越加如此,那郑云河的脸色,就跟那搅浑了的湖水,一会儿青,一会儿黄。</br>而坐在上面的李世民静静听着众臣对于太子的自然很清楚的看着,若不是此刻坐在龙椅上,嘴都要咧着笑出来。</br>他也自然知道那无数的目光看向李承乾都多了许多其他的意味。</br>恐怕今日下朝,东宫那边便会收到无数拜贴了啊。</br>太子今日登朝树威,可谓圆满。</br>有了这些铺垫,那么剩下的也就方便得多了。</br>这些李世民自然是收入眼中,随之大手一挥。</br>“唉,众爱卿不必如此夸赞,高明尚小,不可让他养成娇纵之心!”</br>“陛下圣明!”</br>“陛下圣明~!!”</br>……</br>随之而来的又是一波奉承,这儿子老子一起夸,那才是服务做全套。</br>而且这也不尽全是算得阿谀奉承,毕竟人家太子确实牛啊!</br>试问整个长安,有谁能做到如此?</br>莫说整个长安,整个大唐又如何?</br>此刻李承乾自然更是自信的挺直了小腰板。</br>一个寻常人家的孩子得到夸赞自然都要开心得手舞足蹈,哪怕是太子,那也是十一岁的孩子啊。</br>李世民面色压着内心的欣喜,随之宣言。</br>“嗯,看来高明学之有识,朕甚欣慰,来人,传朕旨意!”</br>“太子李承乾学识有实,才佳有功,特封赏万金,良帛布锦百匹,蓝石麒麟腰带一副,苍玉墨盘一对!”</br>“喏!”</br>李世民宣旨,老内侍恭敬曲身,连忙暗自记下,等会便要去安排的。</br>“高明,那这工部账数一事,你身为太子,当为朝明事,便交给你了,切记不可有误!”</br>“谢父皇!儿臣自当谨遵父皇之言!”</br>李承乾小小的身子一拜,直接谢恩。</br>心里直接打定主意,下午等父皇的赏赐到了。</br>直接回去找人拉回老师哪儿去,毕竟老师最近很需钱财之物。</br>没错,全拉去,哪怕东宫里看还有没有啥,给老师一块儿拉去!</br>没有老师交给他的这些神奇学识,又怎能有他现在的本领。</br>而李世民殊不知,李承乾这小子心里正盘算着将自家东西搬去补贴唐苏凡。李世民心里正喜着自己儿子有出息呢。</br>要是被李世民知道了,还不得跳脚骂一声这小子败家子!</br>“对了陛下,这赌斗既然是太子殿下行了,那这郑老酸,那后面,嘿嘿!”</br>这时候,程咬金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补刀。</br>程咬金作言,李世民顿时装出一副为难的神色。</br>“爱卿啊,这……”</br>郑云河知道躲不过去了,只得悻悻的笑了笑,只不过那笑容,实在僵硬。</br>“有言必行,先人之理也,既然老夫输了,那自然当认。”</br>没办法,不得不认。</br>如此多人看的,既然输,也要勉强输个体面,大不了只有明日就报病在家。</br>郑云河实在想不到,生平赌斗输了,竟然是在这十一岁的太子手上吃了个大瘪。</br>“陛下,太子经算一道实乃匪夷所思,如此之才决,不知太子殿下从何而习得啊?”</br>一个大儒站了出来,问了一众人都想问的问题。</br>而李世民递给李承乾一个眼神,那眼神就是……</br>你自己编……哦不,伱自己解释吧。</br>李承乾转过身来,小小的身子面对众臣,已经少了几分紧张气,说道。</br>“这是本太子从恩师手中学来的本领,此为四则运算之法。”</br>众臣顿时惊咦出声,原来太子真的背后有一神秘的老师。</br>因为之前,东宫所有负责教学太子的太傅大夫都被陛下下旨消减了八九成,只留下大儒李纲与于志宁对太子教授儒道之学。</br>所以便传出了当今圣上为储君在东宫寻了一位神秘之师的传闻。</br>果不其然,今日彻底得证。</br>“恩师说过,等本宫学有所成,再编教于众,广散此学,绝不准敝帚自珍,至于恩师名讳,老师不准本宫传之~”</br>原来太子殿下是拜了个高人啊!</br>顿时所有人的疑惑都解开了。</br>太子殿下拜得高人,有此学识,便说得通了。</br>只不过可怜了李纲于志宁,将来太子登基,那太子恩师名头的重量,终究是要少了几分。</br>而现在立于文臣之列的于志宁。</br>感受着周围隐晦传来的目光……</br>也不得不心底叹然几分,他心里也苦啊,但他不能说啊。</br>太子的变化,作为原来太子的老师,他自然是知道的。</br>从不知道哪一天起……</br>每日,太子辰时而起,念经诵文,巳时,便不知所踪。</br>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太子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。</br>于志宁也是大唐的老臣子了,晋阳起兵时期便是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,如今更是东宫的太子詹事,负责教导太子并管理东宫的大小事项。</br>本来这件事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一件事情。</br>既能扬清名,还能被皇帝时不时叫过去交流下太子的教育情况,同时跟下一任皇帝也是关系日进,这位子可是难得啊。</br>可本来一向不敢顶嘴争论,性格唯诺的太子,竟然逐渐敢直接与他顶嘴辩论。</br>并且那一言一辞,仿佛稚子胡言,但细想之下,又暗藏其理。</br>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/br>(本章完)</br>谢谢每一位的读者大佬,谢谢支持。</br>今天的月票推荐票啥的嘎嘎猛啊,谢谢每一位老兄弟新朋友的支持!</br>另外。</br>PS:感谢聂莫忘情长的三个1500币打赏!</br>还有,额,我也数不清的几张月票,兄弟真滴嘎嘎猛啊!</br>还有白熊芳兄弟,居然一口气有47张推荐票,我的天,咋有这么多滴?Σ()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