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功 第159章 两个命令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159章 两个命令

小说:秦功 作者:下雨我带刀

    第159章 两个命令</br>“杨大人,那白衍仅凭一个推测,未经求证,不顾民怨沸腾而举城迁徙,狄为知晓之时,以无力阻止,臣,有负王恩.”</br>书房内之内。</br>在郡守杨宪、监御史李平燕,以及郡尉胡进的注视下,狄为直接跪在地上诉说高奴发生的事情。</br>把一切都怪罪在白衍头上的同时,也变相的告诉郡守杨宪,百姓迁徙之事与他狄为毫无关系,他知道之时已经来不及阻止,并非他不阻止。</br>“狄大人起来吧,此事本官会查明情况,定会给你公道,不会让你受连坐之责!”</br>杨宪轻声说道,随后转头看向监御史李平燕。</br>“李大人,虽说本官已经让百姓回高奴,但民怨已生,老夫认为,未免高奴动乱,此事必须告知王上。”</br>杨宪的意思很明显,眼下事情确凿,是那白衍私自下令,这件事情必须通报咸阳,虽然他已经让百姓回高奴,但未免高奴动荡不安,必须换掉白衍。</br>话音落下,一旁的胡进这时候开口。</br>“杨大人!”</br>胡进看向杨宪。</br>而这时候,无论是杨宪还是李平燕,听到胡进开口,都忍不住眉头一皱。</br>因为他们二人心中都清楚,胡家与白氏关系十分要好,胡进与白裕更是一起出生入死。</br>他们都不想眼下胡进开口求情,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求情可以管用的。</br>“胡将军。”</br>杨宪不动声色的看向胡进。</br>在官职之中,郡尉与郡守乃是相互制衡,不过眼下他也不担心,毕竟监御史李平燕此刻已经站在他这边。</br>“胡进以为,既然高奴百姓已经离开高奴,何不让高奴的百姓,暂且先在榆中安顿。”</br>胡进开口说道。</br>在听到消息的时候,胡进都被白衍吓一大跳,第一个念头就是白衍疯了。</br>身为郡尉的胡进,第一时间就想到白衍此举,几乎是把高奴县的官吏以及郡守杨宪,全都得罪个遍,这不顾后果的行为着实太过激进。</br>但不知为何。</br>在想到高奴百姓,如今全都在阴山关的时候,胡进脑海里突然浮现那日,那个少年就是站在门外这个院子中,一战就是两个多时辰。</br>第一次来榆中,那个少年没有去找他,也没有去吃东西,而是来到这个院子,就这般站了两个多时辰,最终求不援军的少年在离开前,亲口拜托他日后见高奴百姓来榆中时,能让百姓能进这榆中城。</br>想起这些,胡进又能理解白衍的举动。</br>这忙,他胡进定是要帮。</br>书房内。</br>看着杨宪眉头愈发紧缩的模样,胡进不急不缓的伸手拿过一杯茶水,轻轻喝上一口。</br>“杨大人且听胡进一言!”</br>胡进放下茶杯。</br>此举无异让杨宪与李平燕,安心不少,毕竟三人之中,唯有胡进手握一郡兵权。</br>在杨宪、李平燕的注视下,胡进继续说道。</br>“眼下咸阳任命尚未到达,白衍仍是高奴城守,若是贸然让百姓回高奴,恐会再生事端,毕竟民怨已生,唯有安顿在榆中,再由郡守杨大人亲自安抚百姓,百姓到时定然感恩戴德,听着从之。”</br>胡进看向杨宪。</br>杨宪听到胡进的话,紧锁的眉头,不自觉的舒展一些,毕竟胡进的话里面不难听出,胡进的态度是听咸阳朝堂的。</br>李平燕此刻也忍不住点点头。</br>“杨大人想想,若是杨大人直接下令让百姓回走,百姓不明情况,定会心生怨言,误把杨大人也埋怨进去!”</br>胡进说完,便等待杨宪的开口。</br>话已至此,这面子、台阶、人情缘由都说明明白白,眼下就看杨宪如何抉择。</br>若是杨宪不答应,胡进也不会再那么客气,虽说监御史也在,但缘由已经说明白,他胡进也有自己的考虑,只能下来让关守的守军放行。</br>毕竟掌控一郡兵马的,是他胡进,而不是郡守杨宪。</br>书房内。</br>杨宪沉默许久,或许是想到胡进的话的确没错,最终缓缓点头。</br>胡进心里松口气。</br>“那未免出现差错,胡进这便派遣将士去护送百姓!”</br>胡进笑着起身,随后对着杨宪与李平燕拱手打礼。</br>“有劳胡将军!”</br>杨宪也起身对着胡进还礼。</br>半个时辰之后。</br>在郡尉府邸。</br>胡进在书房内,写好两封书信,一封交给将领劳侪。</br>“率领五千兵马,接送高奴百姓,随后下令,各处关口隘口、全部增援加防。”</br>胡进对着劳侪说道。</br>眼下白衍已经清空高奴一地所有百姓,在咸阳回信之前,他这里必须保证各个关口的安全。</br>若是匈奴真的如白衍所言,万一匈奴与月氏,真的率领大军南下,那高奴便只有白衍及其麾下白氏铁骑孤零零的在高奴。</br>他增兵防守的同时,也能给白衍留有一丝生机。</br>“诺!”</br>劳侪拱手领命,正准备转身离去之时。</br>“劳侪。”</br>胡进喊住劳侪,在劳侪疑惑的目光下,轻声嘱咐道:“白衍若是有需,告知我即可,不可让他人知晓!”</br>“末将明白!”</br>劳侪点点头,转身离开书房。</br>不一会,胡进的几名亲信来到书房。</br>胡进把第二卷竹简交给亲信,正准备说话,这时候一名秦卒急匆匆的进入书房。</br>“将军,郡守大人以及李大人的书信,已经离开城门,赶往咸阳。”</br>秦卒对着胡进说道。</br>胡进没有意外,目光看向几名亲信。</br>“尔等回去,挑选军中最好的战马,一人三匹马,哪怕战马累死,也要在李大人他们的书信抵达咸阳之前,送到我父亲的手中。”</br>胡进嘱咐道。</br>“诺!”</br>“诺!!”</br>几名秦军亲信对着胡进拱手,随后拿着竹简,转身朝着书房外走去。</br>胡进跪坐在书桌前,看着几名亲信离开。</br>不提胡家与白家的世交,单是他与白裕的关系,眼下自然不会无动于衷。</br>不仅让父亲命人告知白氏,他胡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无论如何,也要想办法保下白衍。</br>书房内。</br>胡进起身,来到房门,看着天空。</br>“白裕!白衍这小子,比你我都强!”</br>胡进呢喃一句,随后脸上浮现一丝笑意。</br>不管白衍的结果如何,但白衍的此番举动,扪心自问,他绝不敢这般不顾后果,不止是他,在白衍之前的每一任高奴城守,那个城守,胆敢像白衍这样。</br>比起杨宪与李平燕那一开始就带着偏见,如今冷静下来的胡进,透过此事,看到的是白衍的善良。</br>只要父亲上书着重阐明这点,并且侧面提及此前白衍在灭韩之战中的表现,即便是杨宪与李平燕谏言,王上看过父亲的上书,至少不会赐白衍大罪。</br>秦国边境。</br>让胡进、杨宪、李平燕他们三人,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,当他们的书信送往咸阳的时候。</br>在秦国边境北上不到三十里的地方,以往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,此刻尽是匈奴人海。</br>整片草原直至天际,数量超过十五万的匈奴、月氏大军,正在浩浩荡荡的朝着秦国边境行进。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