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功 第183章 焚城一事!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183章 焚城一事!

小说:秦功 作者:下雨我带刀

    第183章 焚城一事!</br>郡尉府邸内。</br>或许是今日难得好天气。</br>在这冬日之中,即使是在凉亭,也并不觉得寒冷。</br>胡进正在与冯去疾跪坐在一个木桌前,小声的交谈。</br>伴随着下人来报,二人都忍不住笑了笑。</br>“那小子终于来了!”</br>胡进笑着说道,缓缓起身。</br>冯去疾也点点头,起身后,目光看院子旁,那进入府邸的长廊。</br>“老夫在咸阳之时,便一直期盼,能见见这位年纪轻轻的白将军,终是如愿。”</br>冯去疾也一脸笑意。</br>没多久。</br>在胡进与冯去疾的目光下,就看到一个身着布衣,佩着秦剑的少年,便进入二人的视野之中。</br>白衍让徐师在院子内等候,便进入凉内。</br>方才进入凉亭,白衍就看向胡进身旁,一名五六十岁的老者。</br>“白衍,拜见胡将军!”</br>不过白衍没有着急,毕竟还没有介绍,故而先是与胡进拱手辑礼。</br>胡进还礼之后,便给白衍介绍。</br>“白衍,这位便是郡守冯去疾,冯大人!”</br>胡进对着白衍说道。</br>白衍闻言,连忙转过身,认真的面对眼前灰白发的老者,举起双手,认真的辑礼。</br>“白衍,拜见冯郡守!”</br>白衍拱手说道。</br>冯去疾也十分认真的后退一步,对着白衍,拱手还礼。</br>说起来在这个时代,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礼数,但凡有一点身份,在周礼之下,除非撕破脸面,否则即使是双方吵架,也是一边打礼,一边争论。</br>这在稷下学宫辩论之时,格外明显。</br>眼下白衍虽是城守,但第一次见面,拱手打礼之时,已经年过半百,并且身为郡守的冯去疾,依旧会认真的还礼,礼数不会有丝毫怠慢。</br>礼崩乐坏一词,从始至终,说的都是各国诸侯对于周室的言行举止,是一种比喻,并非真的说不需要礼仪。</br>在礼仪方面,事关一个人的名声、前程,从古至今,越有身份的人越在乎,就连君王亦是如此,即使对方一无是处,也不会说在礼仪方面怠慢。</br>因为在礼仪之后,便是‘慕名而来’这一词。</br>“久仰白将军大名,疾在咸阳时,时常听闻姚贾那老家伙说过年轻有为,就连孟中丞都赞不绝口,今日一见,果然不同常人!”</br>冯去疾与白衍礼毕之后,放下双手,言语间,便是对白衍一番感慨。</br>“冯大人谬赞,白衍不过一介小子,当是白衍久仰冯大人才是。”</br>白衍听着冯去疾的恭维,可不敢有半点马虎。</br>不仅是因为冯去疾比他年纪长,职位高,更重要的是,他可是知道,日后正是眼前这老者,在秦国一统之后,与李斯平起平坐。</br>“大人,请!”</br>白衍说完,率先对着冯去疾做出请的手势。</br>白衍的举止,让一旁的胡进都有些意外,要知道当初第一次见到白衍之时,白衍那时候在那么多将军面前,都没有这般主动亲近。</br>“请!”</br>冯去疾见到白衍的热情,也没拒绝,笑着示意。</br>不过随后冯去疾看到胡进的模样,有些疑惑。</br>“胡将军这是?”</br>冯去疾不解的问道。</br>面对冯去疾的询问,胡进摇摇头。</br>“胡进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小子如此热情,即使当初在灭韩之时,这小子见到腾老将军与我等众将,都未有如此表情。”</br>胡进给冯去疾解释道,随后看向白衍。</br>再秦国,腾老将军可是比冯去疾,不管是地位、能力,还是王上对其的信任,都在冯去疾之上。</br>但那时候这小子都没见那么热情。</br>今日见到冯去疾,白衍的举动,实在让他意外。</br>“喔?”</br>冯去疾闻言,略微有些皱纹的脸上,满是意外,随后看向白衍,抚摸长须笑起来。</br>白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没有解释太多。</br>总不能说是因为知道眼前这个老者,才是日后秦国的泰山。</br>有些话不说出来,才会让人凭空猜想。</br>凉亭内。</br>伴随着三人入座下来。</br>这时候胡进率先看向白衍。</br>“今日一事,你小子不用担心!那幕后之人不过是担心你掌权,使出的小手段。”</br>胡进说道。</br>冯去疾也在一旁点点头,如今城内百姓不管如何议论,但从始至终,都无一人怀疑白衍。</br>可见上郡百姓,对于白衍的信任,到底有多深。</br>当初白衍虽下令迁徙一城,但却得到一郡百姓的信任啊。</br>如胡进所言,白衍因祸得福!</br>可以说如今白衍在百姓心中,除非亲眼看到白衍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,否则类似这些手段,根本影响不到白衍的名望。</br>都说百姓愚昧,容易被人利用。</br>但也正是如此,百姓也是最为淳朴,一但信任一个官员,就会坚信不疑,特别是白衍此前之举。</br>“可是这件事情在调查出来之前,传到咸阳?”</br>白衍想了想,决定当着冯去疾的面,询问心中疑惑。</br>这是白衍一种表明态度的表现,也是率先向冯去疾露出坦诚,按照白衍的性格,第一次见面就这般少有防备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胡进将军率先开口。</br>白衍知道,若非是胡进将军信任冯去疾,否则绝不会在眼下,就和他讨论这件事情。</br>毕竟谁会当着一个不信任的人,当面谈论一些涉及到自己人的事情。</br>“我知道你小子担心什么!”</br>胡进听着白衍的话,眉头微皱,随后看着白衍:“其实我也担心这点,因为如今在咸阳,百官因为伱的事情,依旧在争论不休。”</br>胡进摇摇头。</br>而他的话,让白衍眉头微皱,但很快,他就想到什么。</br>“焚城一事?”</br>白衍开口说道。</br>其实之前白衍就有过这方面的担忧,但他没想到,还真会出现!</br>白衍清楚,别看因为他的举动,救了一城百姓,但在很多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官眼里,他焚毁的,也是一郡之中,三大城之一的高奴。</br>更关键的是,还有一个人,距离上郡不远。</br>“嗯!”</br>胡进点点头:“有件事情还没有告诉你,在匈奴、月氏南下的时候,蒙恬率领的大军,距离高奴,只有一两日的路程,不过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件事!”</br>“眼下咸阳哪里都在争论,当初你在迁徙百姓之后,应当率领铁骑,退回阴山隘口,而不是焚城,这样待蒙恬的援军抵达,高奴便能存,秦国就不需要耗费国力、劳民伤财重建高奴。”</br>胡进开口说道。</br>若非蒙恬刚好率领大军在不远处,白衍的焚城之举,没有人会有半句言语。</br>但偏偏,蒙恬的出现,让事情有了另一种可能,一种假设。</br>在一些官员眼中,哪怕当初白衍不知道,但只要当时白衍率军撤退,回隘口与其他守军死守的话,高奴完全可以不被焚毁,秦国也不会有如此巨大的损失。</br>所以朝堂内有些官员,一直都在争论白衍焚城一事,是明智之举,还是决策失误。</br>前者大功,后者功过相抵。</br>但好在不管那种可能,都不会影响白衍。</br>“这件事情还没定论!即使是发生今日的事情,你小子也不必在意,孟中丞回咸阳后,一直在帮你说话,不管结果如何,你小子将爵肯定是有的。”</br>胡进看着白衍的表情,轻声说道。</br>“嗯!”</br>白衍听完胡进的话,没有感觉什么愤怒。</br>与胡进将军不同,白衍知道蒙恬的事情,当初他也预感到会有这一天。</br>在那些没上过战场的官员眼中,不会考虑对错,不会考虑面对十五万月氏与匈奴的人马,死守隘口,等蒙恬将军的大军到来,上郡能不能守得住。</br>在那些官员眼中,只有利弊,只会想着,若不是他白衍下令焚城,若是换做其他将领,一定会率军退守,那按照事情的发展,结果完全不同。</br>高奴是大城,就是死伤两三万士卒与一些百姓也值得,到时候援军一到,危机自然渡过,高奴得以保存。</br>所以他白衍的决策,最终导致高奴被大火焚毁,对错有待商榷。</br>凉亭内。</br>冯去疾听着胡进的话,随后看向白衍。</br>当初他在咸阳朝堂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