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咸阳送来的消息,白衍的应对。</br>五月初。</br>当秦赵再次交战的消息传遍天下,处在井陉的秦军与赵军,与白衍预料的一样,战事已经陷入僵持阶段。</br>面对秦军,赵军没有急于进攻,而是依托地形优势就地防御。</br>而面对赵军,王翦率领的秦军,更是不敢冒然渡河。</br>治水河,便是两军隔着的分界。</br>阏与城内。</br>比起王翦住在军营内,白衍住在府邸,则要舒服很多,因为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炎炎烈日是越来越毒辣。</br>就是穿着布衣,佩把剑在走在大街上,一个时辰后,摸着剑柄都让人感觉烫手。</br>这种情况,就像酷暑时去河边洗澡,体温凉了的时候,裸脚踩在石头上的那种感觉。</br>府邸曾经是赵国官员的府邸,住在其中,根本感受不到外边酷暑。</br>赵国官员奢靡之风盛行,昔日便有商贾感慨,赵风不弱秦,赵乐不弱魏楚齐。</br>这个‘风’指的不仅仅是民风彪悍,更指民风开放。</br>战国时期很多字都同字。</br>就如记载之中的金,是指的是金子,也指铜。</br>不过虽然同字,但君王赏赐的时候,可不会真赏赐铜,那样的话金子哪里还会那般迷人眼,让多少将相因其而卖国。</br>府邸内。</br>白衍拿着竹简,如同往日那般看着消息,王翦与李牧在井陉陷入僵持之后,他的任务便是保证秦军的粮草供给。</br>粮草是从秦国境内调来,路途本就遥远,如今碰到这炎日,粮草运来的消耗,更是远超其他时候。</br>白衍的工作看似轻松,但却时刻都要提防赵国突袭粮草辎重。</br>“将军,咸阳行人邰敬带着十余名扈从前来,我已命人带去凉亭。”</br>业走进书房,对着白衍拱手说道。</br>白衍听到业的话,有些意外。</br>秦国的所有官职之中,行人隶属三公九卿之中的典客,典客是掌其他诸侯与部族首领朝觐事务、接待诸郡县上计吏,而典客的属官行人,便是备临时差遣远方。</br>若非什么重大事情,一般这些人都会呆在咸阳,绝对不会擅自离开咸阳才对。</br>“引路!”</br>白衍起身说道。</br>按道理若是前来找王翦,应该不会特地来到这里。</br>带着疑惑,在业的领路下,白衍离开书房后,很快便来到府邸内的凉亭。</br>说是凉亭,但比起当初在新郑见到的张府,那是远远不及,张府五世相韩,其门楣底蕴甚至都超过韩王室的宗亲。</br>想想在这五世相韩之中,每年韩地富商士族送给张氏的金银珠宝,都让张氏之人挥霍不完,可想而知其张氏府邸到底有多奢侈。</br>“白衍,见过邰敬大人!”</br>来到凉亭,白衍一名二十多岁的秦国官吏,拱手打礼。</br>由于这里住着白衍,故而这名叫做邰敬的官员,其扈从不能进到府邸。</br>眼下凉亭内,便只有邰敬一人。</br>“邰敬,见过左庶长!”</br>邰敬对着白衍拱手说道。</br>白衍与邰敬,两人都是年轻人,并且都是秦国官员,故而如今在赵国见面,彼此都少了一份陌生,多出一丝亲近。</br>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,很玄妙。</br>正常情况下,若是在秦国朝堂见面,二人可能都不会打招呼。</br>但在远离秦国,突然碰到同僚,都会本能的放松下来。</br>互相礼毕之后。</br>二人看向彼此,白衍率先笑起来。</br>“白衍不知邰敬大人千里迢迢,从秦国而来,未曾备有上等宴席,还望邰敬大人切莫怪罪!”</br>白衍轻声笑道,说完之后,抬手对着府邸:“白衍已命人前去备酒设宴,今日还望邰敬大人切莫推辞!”</br>白衍如今对待其他同僚官员的言行举止,已经与当初远远不同,当初性格内敛的他,在经历过的事情多了之后,提升的不仅仅是官职,还有见识。</br>就像当初他没来秦国之前,已经做好秦国严苛的准备,直到后面,白衍才发现,事情与他想象之中的根本不一样。</br>下至各地官吏,上至廷尉李斯与左右丞相、国尉等人,都有私下的一套。</br>“白衍将军美意,邰敬怎会推辞!”</br>邰敬听到白衍的话,笑着说道,没有拒绝。</br>不过说完之后,邰敬便从怀中,掏出一卷竹简,交给白衍,竹简上面还盖有特殊的泥印。</br>“这是王上命邰敬带来给白衍将军的密令!”</br>邰敬两手拿着竹简,随后拱手递给白衍。</br>“密令?”</br>白衍一脸意外,王上居然会千里迢迢,派遣官员带着密令来给他。</br>两手接过邰敬手中的竹简,白衍看着竹简,随后在邰敬的目光下,弄碎泥印,缓缓打开。</br>看着其中的内容,慢慢的,白衍表情满是错愕,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。</br>因为竹简内,王上居然命他去邯郸行离间之事,需要钱财珠宝,尽可上书。</br>看完竹简,白衍整个人都有点懵。</br>按道理,这件事情派上卿姚贾去做,不是更好吗?</br>为何让他这个对邯郸人生地不熟的人去,他连邯郸什么模样,公子嘉、郭开什么样子都没见过。</br>让他去邯郸?让他去离间赵王迁与李牧?</br>想到这里。</br>白衍有些哭笑不得。</br>当初上书咸阳,是想告诉王上可以行离间计,不是告诉王上,说他可以去邯郸行离间计。</br>“白衍将军!”</br>邰敬的声音响起。</br>白衍听到,这才回过神,看向邰敬。</br>“邰敬大人,此次可是带有两个大木箱。”</br>白衍轻声问道。</br>邰敬点点头。</br>“有,就在府外,白衍将军可命人前去拿取。”</br>邰敬说道。</br>其实这一路上,邰敬已经感觉到,那两箱大木箱里面,应该全是金子。</br>邰敬也很好奇,王上为何会下令送那么多金子来到阏与,交给白衍,但因为涉及到王上,邰敬也不敢多问,更不敢擅自打开竹简密令。</br>“好!邰敬大人一路舟车劳顿,先随白衍去房内避暑,请!”</br>应道邰敬的话,白衍收起竹简后,对着邰敬做出一个‘请’的手势。</br>邰敬连忙还礼。</br>正堂内。</br>伴随着府邸侍女把好酒好肉送来,白衍与邰敬一边喝酒,一边交谈。</br>从邰敬口中,白衍也得知秦国之中一些最新的消息。</br>其中最让白衍意外的是,王上居然同意立下新规,那些犯了诈课被罢免的官员,通过去颍川任职四年,便可抵罪。</br>对于诈课罪,白衍并不陌生。</br>这种情况在秦国很常见,在很多地方,许多官吏为自家亲戚,或者是收受他人贿赂之后,故意减低对方田租标准,田租计算的时候有意写少、藏匿不上报等等。</br>像这种就关于田租的徇私舞弊的情况被发现,按照秦律,是罢免官员的官职。</br>如今王上居然同意那些犯了诈课罪的官员,去颍川任职四年,去抵罪。</br>“邰敬以为,此举乃是明智之举,许多大臣都直言,颍川方才立郡,比起用那些韩国旧部官员,还不如用我秦国官员,行事更为踏实。”</br>酒过三巡,邰敬有些醉意,对着白衍说道,言语之中,对于咸阳新颁布的这个政令,十分赞同</br>白衍听到邰敬的话,微微点头。</br>表面上白衍也赞同邰敬的话,但其实白衍心中清楚,这个决定对于秦国来说,不是什么好事。</br>朝中那些大臣之所以赞同,因为那些犯了诈课罪的官吏背后,或多或少都有士族、官员的影子,在徇私背后,不知多少钱财是送进这些官员的库房。</br>咸阳颁布这个新规出来,这些官员日后就可以更加包庇那些官吏,就算不小心被查出来也根本不担心,甚至都不用花大代价去善后,不过调去颍川任职四年而已。</br>“请!”</br>白衍拿着酒爵,对着邰敬说道。</br>邰敬红着脸,连忙拿着酒爵,还敬白衍。</br>过了许久。</br>不知空了多少壶酒。</br>当邰敬彻底喝醉之后,醉醺醺的被侍女搀扶去府邸客房休息。</br>白衍看到邰敬离开去之后,便起身去木桌前,顺便命人把怀、啄二人叫来。</br>“你们乔装打扮一番,去颍川把竹简送给吕氏商铺的掌柜,让其交给吕奇,另外一卷命人送去成皋,交给城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