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吉避凶,从天师府开始 第182章 181元墨白门下弟子的光荣传统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182章 181元墨白门下弟子的光荣传统

小说:趋吉避凶,从天师府开始 作者:八月飞鹰

    第182章 181.元墨白门下弟子的光荣传统</br>“陛下驾临,龙虎山上下蓬荜生辉。”</br>元墨白同姚远听了消息后,都微微点头:“只是山上刚经历大乱,恐招呼不周,御前失仪啊。”</br>刚刚结束的内战,双方都拼出真火。</br>打到激烈时候,自然也就不顾忌那么多,对山门灵秀造成损毁,在所难免。</br>一如当年龙虎山上前两次大战时一样,导致道门圣地整体遭殃。</br>当初毁了灵芝台等灵秀之地。</br>如今也相差不远。</br>曾经葱郁灵秀的道家仙山,此刻不乏裂谷、焦林甚至一片白地。</br>连山峰上方天空云层中的上清雷府洞天,都受影响。</br>大战结束后,千头万绪,亟待元墨白等人处理。</br>重新收拾山门,也提上日程,但难以一蹴而就。</br>“东海沿岸,生灵涂炭,陛下刚刚从那边离开。”</br>上官宁言道:“陛下既然决定来本派,对这些想来有心理准备,我等再遮掩一二,想来不至于君前失仪。”</br>姚远:“不知随行人员寡众?如能提前知晓,我们方可做最恰当准备迎驾。”</br>上官宁:“据闻是轻车简从。”</br>她这话不是帮忙客气。</br>女皇之前出京也不是来游山玩水。</br>眼下东海妖乱和吴越之地的叛乱终于平息,唐廷帝室多数人不会随女皇一起再进一步南下,而是先行返京。</br>京师重地,自当巩固。</br>之前已经空虚些时日,眼下定然不能再耽搁。</br>不过,轻车简从非微服私访。</br>帝皇出巡,再是轻简,仍会有一定规模就是了。</br>于龙虎山而言,这也是当前极为重要的事。</br>内乱之后,龙虎山天师府落入低谷,需要更好的外部环境,方可休养生息,渡过眼前难关。</br>唐廷帝室是早有意愿也好,无暇顾及这边也罢,先前李外之争时,原本同李氏走得颇近的上官宁居中两不相帮,只不咸不淡劝解几句,一定程度上其实便表明了态度。</br>这种情况下女皇亲临,元墨白等人自然不会拆台。</br>等唐晓棠也过来后,上官宁居中联系,当即同唐廷帝室那边沟通,确定具体时间。</br>雷俊告退离开。</br>出了高功阁后,他迎面碰见两人。</br>正是张静真和上官宁的大弟子蔺山。</br>双方见礼,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。</br>不过张静真和蔺山也都是心思镇定之人,很快平复心境。</br>三人见面闲聊几句,话题自然离不开李氏一族与先前大战。</br>“会将李氏子弟,全部除名开革出门吗?”张静真轻声问道。</br>雷俊:“要等师父、师伯还有唐师姐他们先拿个章程出来,然后再看。”</br>蔺山则问道:“雷师弟,你有见过李……轩么?”</br>当着他们的面,雷俊回答自然与面对元墨白时不同:“未曾见过,只听别的同门提起李凤河身死,似是同当年陈易有关?”</br>蔺山点头:“是啊,正是为陈易所杀,我后来追缉陈易,可惜给他逃走了,再后来听说李轩也入那地脉深谷里寻找陈易,但目前两人都不见下落。”</br>雷俊面上无异状,平静看着蔺山。</br>按照李轩同那几个李氏子弟千里传音符联系时提到的信息,他们还打算浑水摸鱼在深谷里做掉蔺山来着。</br>当然,他们的锄叛名单上,中三天修士里排第一的是雷某人……</br>张静真:“我先前也找过一番,但没有收获,接下来会继续关注李轩、陈易二人的消息。”</br>雷俊貌似不经意看了张静真一眼,收回目光。</br>不知道张静真自己留意到没有,她这句话里,重点似乎在陈易身上,而非李轩。</br>不过这也好,毕竟李轩已经不劳她寻找。</br>蔺山言道:“寻找李轩、陈易不容易,但更难的,是天师印和天师袍啊!”</br>他这么一说,雷俊和张静真同时随之叹气。</br>雷俊虽然身怀天师印,但想到这三大至宝接二连三遗失,仍然有句脏话到了嘴边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</br>……他甚至有些无语的想到,按照先前天师印、天师剑的经验,莫非还要龙虎山再遭一场大劫,天师袍才能得以回归?</br>那可真是让人气到发笑。</br>雷俊抬头一看,就见对面蔺山和张静真也都神情古怪。</br>大家似乎想到一起去了。</br>蔺山二人虽然不知天师印事实上已经回归,但六年前也正是龙虎山被攻山时,天师印曾经现世。</br>再加上这次的天师剑,大家难免不多想。</br>雷俊三人面面相觑。</br>寂静无声。</br>大家不约而同转头,视线看向别处。</br>至宝有灵,觉险而动。</br>可不是说大家现在搞场演习就能把法宝“骗”回来。</br>小规模的战斗,多半也没用。</br>但要说大规模……如今龙虎山天师府连伤元气,开不起那等玩笑了。</br>雷俊同蔺山、张静真再聊几句后,告辞离开。</br>他前往后山祖陵禁地。</br>值守此处者,不再是六年前的辛长老,而是换了另一位长老。</br>守在这边的弟子,也几乎都不再是当年同一批人。</br>说几乎,是因为还有一点重合……</br>“李氏诸位,糊涂啊。”</br>王归元感慨连连:“如此执迷,不仅不利道途,更可能毁人一生啊。”</br>雷俊颔首:“师兄说的是。”</br>一边说,他视线一边看向旁边另一个同门师兄弟。</br>楚昆摸了摸自己的脸:“怎么了二师兄,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么?”</br>雷俊拍拍对方肩膀:“没守过后山祖陵禁地,不算咱们这一支的弟子,你这回终于也达成这个成就了!”</br>他再看王归元:“师兄以身作则,带领有方。”</br>“楚师弟有悟性啊!”王归元老怀大慰。</br>楚昆哭笑不得,好半晌后讷讷说道:“我主要是修为太低,刚才又有养潮先生到了,我露面的话,实在尴尬。”</br>他所言养潮先生,自然便是早先攻山的那位苏州楚族家老。</br>论辈分,对方乃是同楚国老一辈儿,算是楚昆的曾叔祖。</br>楚昆称呼对方的号,而非按照族中亲缘辈分相称,说明他以道门弟子自居。</br>但问题在于当时的情况,那位养潮先生也不是代表苏州楚族来攻打天师府,而是帮助李氏一族。</br>李外之分决出胜负前,不好说谁是正统。</br>楚昆届时面对那位楚族家老,多少仍然尴尬。</br>于是他索性跟大师兄王归元学习,不理外界风吹雨打,到后山祖陵禁地陪历代祖师牌位。</br>“其实,我一直有个问题……”楚昆改换话题。</br>雷俊、王归元看向他。</br>楚昆压低声音:“大师姐和唐师姐这样的人物,李氏没有想过,更进一步争取她们么?”</br>虽然他语焉不详,但雷俊二人立即明白其意思。</br>楚昆出身苏州楚族,乃天下最顶尖名门世族,处处高人一等。</br>但这么多年下来,自然不是只有姓楚的彼此间才能通婚。</br>五姓七望彼此间联姻嫁娶是主流。</br>但偶尔也会有例外,吸纳新血。</br>这例外,便是专门针对那些极为优秀的寒家子弟。</br>虽然少见,但这么多年下来,类似情况,男女都有。</br>当然,对外族男性来说,想要入赘。</br>不论是在楚族的视角,还是在李氏的视角,许元贞、唐晓棠,都毫无疑问是值得破例的存在。</br>让楚昆自己说,近两年还要加上雷俊。</br>“荆襄方族,曾经差点和李氏联姻,这事儿你知道吧?”王归元问道。</br>楚昆点头:“知道,方明远和李颖。”</br>王归元:“这是退而求其次,在当年,曾有提议方氏嫡女,联姻李氏,只是最后没成。”</br>楚昆若有所思:“当年的少天师……”</br>王归元颔首,然后问道:“伱猜当年堂堂少天师的婚事一直悬而不决,是什么缘故?”</br>楚昆好奇:“但没见府里有相关消息流传。”</br>王归元:“当然没有流传,仅有小范围的猜测议论,据说在等唐师妹开窍。”</br>楚昆闻言哑然。</br>雷俊:“挑明的话,就不是开窍,而是开打了。”</br>王归元学着元墨白的语气:“师弟,逝者已矣,留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