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唐苏凡的宣传(一)</br>“在哪儿呢,刘兄?”</br>“快了快了,听闻依旧在东门大街!”</br>“不愧是小诗仙,这么快便又出新诗了!还听闻连出十首,悬挂楼市!真是令人汗颜,我们确实得快点,否则一会都没位置了!”</br>“是啊是啊!老夫自愧不如啊,老夫定要好好品一番那小诗仙的诗韵,下次醉香阁诗比,老夫定要夺个头筹~”</br>迎面来了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同样穿着儒衫,精神抖擞,步调虚快的老大爷。</br>若是细看,这老头儿也正是之前春馨阁那位‘自信老大爷’。</br>“宋老头儿,就你,学也是学不会,小诗仙的诗韵岂是那般容易揣摩的?”</br>老头儿嘴角一歪,连忙挥了挥手嘲讽:“滚,总之老夫的文词还是略高你们两个小辈的!”</br>随之就传来了两个小年轻一阵的戏谑笑声。</br>这老头儿,总是这般不要脸。</br>这时候,正在怔怔发神的王月馨微红着小脸,突然叫住了那老头儿。</br>“老伯~”</br>“姑娘是叫我?”</br>那宋老头惊讶的指了指自己,没想到这么好看的一位小姑娘在茫茫人海中居然叫住了他~</br>莫非——</br>老夫的英武霸气打动了她?</br>算了算了,一看这娘子便是贵家小姐,老夫还想要腿呢。</br>“老伯,可否问一下,你们刚刚所谈的小诗仙什么又出诗作是怎么一回事?”</br>王月馨声音娇柔的问了一声,听得两个小年轻心底是抓心挠似的。</br>连忙殷勤问道:“这位小娘子不是长安人?”</br>从那与长安本地人稍显不同的声调来看,确实很容易看出不是长安人,恐怕来处比京畿道还要远。</br>“是的,小女子和父亲们从晋阳而来——”</br>“那伱可知道我们长安城风名正胜的小诗仙?”</br>王馨月美眸流转,低声说道:“知道的,长安的姐姐还给我带了他不少的诗词,所以听闻二位郎君说道小诗仙,想厚颜问一问~”</br>“原来如此~”</br>两个小郎君互视一眼,心底大呼可惜。</br>没想到又是一个小诗仙的忠实粉丝~</br>本还想来一个外地贵家小家邂逅长安某不知名才子的故事呢,没想到直接泡汤了。</br>不过三人还是好声说道:“听闻小诗仙在东市一个楼上挂出幅纸,上面悬挂绝句十首,我们也是一大早听闻,现在才去!”</br>王馨月的小眼睛忍不住瞪大了几分,煞是可爱。</br>“十首绝句?”</br>“那是自然,小诗仙诗出绝句已是平常,听闻之前清河园诗会之时,绝句频传斗临才子,早已穿位佳话~”</br>另外一个年轻人摇头晃脑,一副尊敬向往的模样。</br>“是啊,小诗仙不从文道,不入仕途,甚至以经商之名救助流民百姓,施恩布德,我辈楷模,甚至听闻河间郡王之子都是拜其为师!不少朝廷大员都是与其为友~”</br>这个世界上拥有活成别人最想要的样子的人,唐苏凡显然就是长安一种文才士子们的标准理想高度……</br>“害,要是老头子我年轻时要是像这样就好了啊~”</br>最后,宋老头洋洋洒洒的总结了个话头,甚至还老手一背,仰头四十五度角的微微感叹。</br>顿时便被两个同行的年轻人投来了鄙夷加嫌弃的目光。</br>王月馨直听得有些走神,这个小诗仙,当真令人匪夷所思……</br>上次月英姐姐说的尚且不过是小诗仙诗会成名之事,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故事。</br>“不知这东门大街距这儿有多少距离?”</br>“从这边儿向东,过两条街,再向北一条街便是,不过小半刻钟脚程——”</br>“原来如此,多谢三位告知……”</br>王馨月礼仪款款的告了个礼,结束了询问。</br>“不如小姐跟我们一起?”</br>“不了,我若是想去,还需跟爷爷请辞,便不劳烦了!”</br>两个还微微抱有点小幻想的小青年只有悻悻的说道:“那好吧,我们先去了……”</br>看着王月馨那窈窕的身影,带着满心如同失去了一段爱情的情绪走了——</br>不知某时……</br>长安城东门大街已经围满了才人学子,甚至还有不少大家小姐,莺莺燕燕。</br>而东门大街街中间,一连三排的楼市上。</br>一副副巨大的横幅写满了泼墨的大字,而最中间的,便是一副巨大的水墨画作。</br>有的目光,望着那一副巨大的画,有的目光,望着这一个个大字……</br>有的人望向那个画作,震惊无比。</br>有的人望着那一首首诗句,不断涵咏,大叹称绝。</br>一时间对于长安某个‘小诗仙’的称赞可谓海了天去了。</br>更有不少莺莺燕燕的姑娘更是神情向往的看着这一首首诗句……</br>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语,宝马雕车香满路……”</br>“凤萧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</br>“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”</br>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……”</br>其中,最为一块大红布竖写着一首辛弃疾的《青玉案-元夕》,也是唐苏凡当初在清和园诗会作下的词。</br>这首词句早就在长安美名相传,作为风花雪月,胜景美长,儿女情意的一等诗词。</br>不过右下角的署名,依旧却是被某个不知名的厚脸皮人士改成了长安.唐苏凡——</br>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,那块红布之上,画了一位顾盼生辉的长裙女子,眼角一颗美人痣,那眼神柔转千夕,一眼望穿红尘——</br>在那红布为底的背景下,显得几分妖娆,几分柔切,几分出尘于世……</br>更为令人震撼的是,如此明晰可见,入神如真的画像,往不同唐画所属,此等如见真人的画作!</br>整个大唐,当属头见!</br>甚至以前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!</br>世间还有如此之人,能将画道精进至此?简直匪夷所思!</br>不少人都是站在街道中央震撼不已!</br>整个东门大街咱就是被围满了人,水泄不通,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!</br>可谓震撼十足!</br>“什么,这是何人所画,竟然!竟然!!!!”</br>“还有谁能画?你且看画作下方,明明就是小诗仙所画。”</br>“嘶,小诗仙还有如此本事?”</br>“不愧是小诗仙!”</br>“这女子画的也太美了……”</br>甚至不少人瞪大了溜圆的眼睛,指着楼上中间挂着的图结巴的谈论着!</br>毕竟在艺术抽象的古代画作面前,这种写实画对于现在人观念的冲击,实在太大了!</br>“娘子,这这这——这是那小诗仙画出来的不成?!!”</br>王馨月身后的侍女小眼睛瞪得老大,主仆二人也是好不容易在这东门大街站了个位置。</br>当看到那副巨大的画作时,主仆二人无不惊得失了神。</br>这刚进长安,就被狠狠地长了一回世面——</br>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/br>(本章完)</br>本来叫王月馨的,想了想改成了王馨月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