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第655章 老李,我这份儿折现吧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655章 老李,我这份儿折现吧

小说: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作者:南屿画灵山

    第655章 老李,我这份儿折现吧</br>李世民神色震烁,干脆大手一挥。</br>“总之,那青城子师徒一行人劳苦功高,有带回此等天粮之功。而苏凡你亦然有慧明之功,何缺其一,也不能造就此等奇功!”</br>“朕即定,明日朝会封赏,为青城子一脉广修道馆,昭告天下,广扬道名,奉其香火长绵,国共与戚!”</br>“至于其他封赏,明日朝会撮君臣之议再行商定。”</br>这种功劳,岂能不赏?还要大大的赏!</br>香火长绵,国共与戚!</br>这等封赏,对于一个教派来说,不可谓不大,不可谓不重。</br>但此等为他大唐百姓,大唐江山带来未来之基柱的奇功,当之无愧!</br>而自家女婿这儿嘛——</br>咳咳,自家人,朕当然会记住,但这小子也知道他穷,总不能还真现在就要吧。</br>主要是给这小子官名利禄他小子又看不上,这总不能怪朕吧。</br>就在李二又想着能不能在自家女婿这儿当白嫖怪的时候,唐苏凡已经施施然的开口了。</br>“老李啊,我那份儿嘛,就给我折现吧啊,千八百两黄金不过分吧?”</br>李世民:……</br>你小子看朕现在是拿的出千八百两黄金的人吗?</br>你要不把朕这承庆殿的梁柱拿去卖了,看能不能换个千八百两黄金。</br>这小子还真好意思开口啊。</br>当即面色有些躲闪的说道。</br>“咳咳,伱这小子,朕现在岂能拿得出千八百两黄金?当然,你小子的功劳某自然不会忘记,容朕与克明玄龄他们商议商议如何?”</br>缓兵之计,自当用在此处。</br>唐苏凡目光悠悠,就这么盯着这狗皇帝。</br>如同看破这厮心思似的,嘴角漫不经心的一笑,直看的李世民有些心虚。</br>这狗皇帝,还想白嫖。</br>当然,这功劳,这次唐苏凡还真要,不过这嘴上的什么千八百两黄金,也只是说说而已。</br>真心想要的,另有其他而已。</br>“老李,你都说了,我这功劳占一半,当然,一半就算我自认没有吧,但好歹~三两成有吧,这红薯要不是我,可就白白没了。”</br>狗东西,还真会挑字眼儿。</br>“这千八百两黄金,跟这功劳比,应该只少不多吧?而你可是咱大唐的皇帝陛下,一国之君!功自有赏,理所当然吧?”</br>“所以,陛下啊,还请就赏赐小子这千八百两黄金如何?”</br>这小子,似开玩笑的笑着说道,还第一次叫了他这皇帝一声陛下!</br>就差摊着手冲李世民直要了。</br>看得李世民嘴角一抽,让李世民连忙把目光看向了自己几个心腹肱骨。</br>可谁知几个老头儿目光一偏,一个个拢着手,连忙挪开了目光……</br>哎呀,这承庆殿的柱子果然大气。</br>啧啧,这承庆殿的门也不错。</br>主要是,人家翁婿二人的事,他们这些老头儿啊,可不好说得。</br>谁也得罪不得,那与其不如现场摸鱼。</br>被自家女婿盯的有些心虚,自家几个肱骨还直接挂机,李世民干脆只有当起了“无赖”。</br>“咳咳,苏凡呐,某如今也是拮据无余,而关外更是战事大动,国库无盈,这千两黄金,咳咳,目前……稍有为难啊。”</br>李世民说的自己都有些脸红。</br>虽说是千两黄金,但他好歹一个皇帝,如今被逼的千两黄金都拿不出来,这多少有些丢历代皇帝的脸啊。</br>那意思,朕都哭穷了,你小子总不好意思再逼着要了吧。</br>唐苏凡自然知道,现在,想要这狗皇帝拿出千八百两黄金去赏赐别人,不说他有没有,这狗皇帝给不给还是两说。</br>一来,现在困难,是真的,二来,这狗皇帝的性子,能白嫖绝不给钱!</br>旋即唐苏凡一转眼的说道:“行吧,这千八百两黄金拿不出来,那就换一个吧,放心,不要你钱。”</br>李世民当即眼神一抬,哦?还有这等好事儿?</br>还有不花钱就能办了?</br>“哦?果真?”</br>唐苏凡“老老实实”的一笑:“当然。”</br>“这样吧,后面咱两私下说?”</br>翁婿二人一个眼神,李世民心头暗喜的点头,就此罢休。</br>好啊!不用朕拿钱,什么都说。</br>从刚刚唐苏凡说完红薯,一群人从最开始的狂喜,震惊,慢慢缓下了心神的振奋。</br>这时候,房玄龄揪着胡须,老眸深凝,想了又想,还是慢慢说出了承庆殿内所有人一惊的话。</br>“陛下,臣以为,与青城子道门一脉的封赏,不妥。”</br>房玄龄的话,自然吸引了若有人的注意!</br>李世民眉头当下一撇:“玄龄,为何?”</br>此等封赏,应当无逾规逾礼之处?况且如此稀世奇功,还当不得如此赏赐?</br>房玄龄沉着着老眉,如同一边说,一边心头还在思量般。</br>“陛下,青城子道门一脉,自然是稀世奇功,此等赏赐,自然是当得,臣谏言,而是它因。”</br>君臣几人当下眉头同一个造型的锁了下来,唐苏凡则是安静的在一旁当个旁听生。</br>“哦?玄龄且道来。”</br>随之,房玄龄慢慢道来。</br>“陛下,功过名扬而造嫉羡也,人之常情常理。”</br>“其一,如此农物,堪称天粮,于国于民,皆是未来之望,但,于他国?又是如何?”</br>此时,一旁的杜如晦猛的神情一震,是立马就回过了味儿来。</br>“玄龄,你是说……”</br>随后,两个老头儿一个对视间,杜如晦神情当下就锁得更紧了。</br>杜如晦当即就明白了自己这老友的心思,若有所悟,心绪开始飞转……</br>随之,房玄龄回过头来,继续说道。</br>“其二,如此粮种,刚刚育种,若要推行天下,臣猜想,多则十年,少则也要三五年,太早便昭告天下,无异于招摇于名,过之其实,百害而无一利啊。”</br>房玄龄的话,当即让君臣几人嗅到了三分敏锐的意味。</br>君臣几人,一时沉默,各自沉思。</br>随后杜如晦继续叹言,眉头稍解,断言道——</br>“陛下,玄龄所言,甚是啊!”</br>“育粮培种,确实需要许久年月,若是太早昭告天下,引得他方嫉恨之心,有害无利。”</br>“观关内,世族必然心怀叵测,绵中藏针,观关外,如此天粮,他国必然齐齐而动,在此天粮无我大唐百姓皆用之前,定会纷至沓来,无所宁日。”</br>“在此之前,虽我大唐为大国,但亦然架不住纷纷环伺,若是似吐蕃等国结盟而动。”</br>“若如此,天粮便成了——祸种。”</br>此言一出!</br>刚刚那振奋人心的喜悦顿时从承庆殿扫去,一个个面色肃穆,眼神深凝。</br>当即李世民转头想着唐苏凡问道。</br>“苏凡,若是这红薯育种,想要推行我大唐境内,大概需要多少时日?”</br>这时候,唐苏凡的眉头也是不知不觉间锁了下来。</br>现在,他岂能听不出几分苗头。</br>好像是自己,想的太简单了啊。</br>“若是推广大唐,到百姓皆有所食,起码三年。”</br>唐苏凡想了想,答了回去。</br>虽然红薯是产量多,但推广的问题,才是一个大问题。</br>推广中,不仅有着自身消耗的问题,但想要把如今他那一小块地的红薯种推广整个大唐,三年都是说得相对保守。</br>三年……</br>君臣几人同时面色严肃,虽说此等天粮确实天降大喜。</br>但同样,亦然如同生火做饭一般,想要吃饭,也要先架起这火。</br>这背后的问题,顿时浮现。</br>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/br>(本章完)</br>兄弟们,今天我来速补,今天两更,明天后天两更保底,尽量三更,作者先画饼,再做事。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