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100 章 对质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 100 章 对质

小说: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作者:蒹葭是草
第 99 章 服众← 快捷键 回目录 快捷键→第 101 章 担心

    今日在宴会上,有那消息灵通的为了讨好皇上,当众赞颂起继后来。

    先说牛痘,后说羊绒,从活菩萨一路讲到财神爷。

    皇上之前还只是微笑,听到有人夸皇后,唇角就没压下去过,眼中也盛满笑意:“皇后虽是深宫妇人,却也是难得的贤内助。”

    皇上八岁登基,十四岁亲政,二十几岁便手握天下,朝堂上根本不缺迎风拍马之徒,什么样的奉承没听过。

    从来都是任尔东西南北风,他自岿然不动,脸上永远写着“朕已看透一切,谁都别想耍花招”的表情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凝定如渊的帝王,也有被人拍对了马屁的时候。

    而这个马屁,拍皇上不管用,只能拍皇后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见状,非常有眼色地加入了隔空拍皇后马屁的队伍。

    其实也不算拍马屁,皇后做的那些事都是实打实的,不瞎都能看见。

    当年牛痘横空出世,救了多少人的性命,达尔汗亲王数不过来,他只知道科尔沁的人口从那以后,逐年增加。

    人们种了牛痘之后,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,蒙古各部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,还与西边和北边的国家做起了生意。

    这两年更是走出了一条经商的道路。

    所售大宗货物,除了皮货、药材,还有痘牛和羊毛线。

    天花不止荼毒草原,其他国家可能还更严重。

    听说清廷有人痘,几乎可以杜绝天花在幼儿L之间传播,便有很多国家派出使臣来访。

    但由于对方没有中医基础,根本控制不好人痘的用量,只能从清廷购买痘方,请了医馆的郎中给贵族家的孩子种痘。

    贵族人少,人痘的辐射作用并不明显。

    谁知没过多久,朝廷放弃人痘,开始大力推广牛痘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当时听说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    给人种人痘,他能理解,给人种牛痘,是个什么情况!

    畜生身上的痘,也能给人用吗?

    然后又是从皇室开始接种牛痘,这回不止孩子,大人同样可以接种,效果同样好。

    这回的接种,不是把痘粉通过之前的旱苗法或者水苗法吸进鼻子,而是直接用针头注射。

    对,专业名词就叫注射。

    痘剂是现成的,装在小玻璃瓶中,注射器也是现成的,银针配玻璃管,操作手法就是扎一下,推一下,然后按一下。

    操作起来比种人痘快很多,出痘的时间也比种人痘要短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打完一针,人还是懵的,就完了?

    不出意外,种牛痘的消息很快炸开,却不见他国来访。

    牛痘,注射器,这两样哪一样听起来都很悬的样子。

    直到去年,周边国家有人来买痘牛,接种牛痘才算被更多人接受。

    然而只有痘牛,没有注射器也不行。

    于是那些想要暗戳戳自己搞的国家,

    再次纷纷派出使臣,向清廷购买注射器。()

    最开始买得很少,想要自己研究,奈何吹玻工艺被清廷拿捏得死死的,盖不外传。

    ?蒹葭是草的作品《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》最新章节由??全网首发更新,域名[(()

    被天花折磨到崩溃的国家,只得出重金向清廷购买注射器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还曾经为西边一些国家牵线搭桥来着。

    痘牛出口,让达尔汗亲王赚到了外快,可真正赚钱的还是羊毛线。

    他手上虽然没有赫舍里家长房独有的香料,能将臭烘烘的羊毛彻底熏香,卖给皇商或者贵族,却可以将不那么臭的羊毛纺成毛线卖给西边和北边的国家。

    毕竟山猪也吃不了细糠。

    痘牛和羊毛线,不止让达尔汗亲王一家发了财,很多蒙古的王公贵族都做起了这个生意,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这时候众人都意识到,跟着清廷混有钱赚。

    不然谁肯在平定三藩的时候,豁出命去为朝廷效力。

    一边是皇上的威压,和部族的未来,一边是自己几个女儿L中的一个,孰轻孰重达尔汗亲王还是拎得清的。

    于是他板起脸,训斥了大妃和苏迪雅,让她们不许再去招惹皇后。

    大妃在外面虎了吧唧,可在达尔汗亲王面前就是一只纸老虎:“王爷,那苏迪雅进宫的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按太皇太后说的办!”达尔汗亲王相信,太皇太后不让苏迪雅进宫,肯定有她老人家的道理。

    苏迪雅不服,还要说什么,被大妃一个眼神制止了。

    母女俩在皇后帐中碰了一鼻子灰,又在自家王帐碰了一鼻子灰,顶着两鼻子灰沉默地走出王帐。

    “额吉,就这么算了?”苏迪雅不知道一向硬气的阿布,碰上皇后为何就成了个软蛋。

    大妃看向苏迪雅,认真问:“那天迎驾时候,皇上当真看了你一眼?”

    听人提起皇上,苏迪雅顿时红了脸,羞答答纠正她:“不止一眼。”

    大妃深深吸气:“那就好,来我帐中说话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郝如月正在问松佳嬷嬷:“慈宁宫那个先例是谁?”

    松佳嬷嬷苦笑:“正是先帝的宠妃董鄂贵妃。”

    郝如月挑眉,忽然觉得太皇太后如此针对自己,却只停留在语言攻击和精神攻击,并没上升到肉.体,还算是手下留情了。

    不过松佳嬷嬷又道:“说是掌嘴十下,才打了五下先帝就到了。不过太皇太后查过,在先帝的起居注上,仍旧记了十下。”

    确实可以作为判例。

    万一达尔汗亲王闹起来,也算有据可查。

    结果郝如月等啊等啊,一直等到宫宴都开始了,也不见有人来闹。

    昨天因为郝如月在补眠,皇上没让叫醒,所以昨日的宫宴只开了一半,今天才算全开。

    在后帐的宫宴上,郝如月没看见达尔汗大妃和苏迪雅郡主,便留了一个心眼,吩咐松佳嬷嬷派人盯着点。

    宫宴结束才传来消息,说达尔汗亲王大妃带着盛装的苏迪雅郡主去了

    ()    皇帐。

    而皇上正坐在郝如月身边,询问她今天感觉怎样,很怕她是水土不服。

    古代的水土不服也能死人。

    郝如月说还好,她只是有些嗜睡,吃喝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康熙以为是累的,便没传太医,而是道:“这边夜里冷,朕不走了,给你暖床。”

    郝如月轻笑一声:“皇帐那边有佳人在等,臣妾可不敢误了皇上的好事。”

    蒙古的郡主再豪迈,也该知道廉耻二字如何写。

    便是郡主年轻不知,达尔汗大妃也该知道。若没有皇上的暗示,断断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自荐枕席。

    “是谁?”康熙这一句问的不是皇后,而是站在门边的梁九功。

    完了完了完了,梁九功心说,他本来想背着皇后禀报给皇上的,结果皇后已然知晓。

    既然这样,便说了吧:“是达尔汗亲王大妃和苏迪雅郡主。”

    康熙本来要喝茶,闻言茶也没喝放下茶盏:“……她们这时候过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说着掏出金怀表一看,已然过了定更天。

    还能做什么,梁九功敢猜不敢说:“奴才不知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就去问。”康熙只觉莫名巧妙。

    达尔汗大妃母女莫名其妙深夜求见,梁九功莫名其妙变蠢。

    装,继续装,郝如月竟不知皇上比她还能演,索性拆穿:“达尔汗大妃这时候带苏迪雅郡主过来,多半是想送女入宫。”

    难怪上午达尔汗大妃和苏迪雅敢那样无礼,敢情是找到了靠山。

    郝如月越想越是这么回事。

    康熙更加莫名其妙了:“送女入宫?怎么送?”

    深夜自荐枕席?

    她们以为他是谁!

    她们以为自己是谁!

    见皇上是恼了,而非恼羞成怒,郝如月也是一个激灵,难道自己想错了?

    并非皇上授意,真是彪悍母女自导自演的自荐枕席?

    佩服,真心佩服,郝如月蹲在瓜田里给皇上出主意:“把人叫过来问一问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梁九功:皇后圣明,九千岁不是白叫的。

    郝如月并不知道现在她这个千岁千千岁,在皇宫很多人心里已经跟明朝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划等号了。

    果然九千岁……不是,皇后一提,皇上便允了:“把她们带到这里来。”

    皇帐是什么地方,自然不可能谁来了都能进去。所以任凭达尔汗大妃又是求见又是塞荷包,门口侍卫和当值太监都不买账。

    “天太冷了,咱们还是回吧,明日再说。”起风了,北风像刀片一样刮在人脸上,生疼,让达尔汗大妃最先萌生了退意。

    都在传皇上偏爱腰细的女子,所以苏迪雅穿得更少,此时站在皇帐外的北风中,人都冻麻木了。

    但只要一想到皇上越过人群看她的那几眼,苏迪雅心中便是一暖。

    况且额吉带她出来,阿布恐怕已经知道了,

    若今夜退了,明日还能不能出门都是未知。

    “我猜皇上大约没在,不然冰天雪地,皇上不可能让咱们在外面一直等。”苏迪雅不肯走,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判断。

    窥探帝踪有罪,问是问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达尔汗大妃冻僵的脑子终于转动起来,立刻派人打听皇上去了哪里。结果她这边的人还没走,梁九功派出来的人已经到了。

    听说皇上让她们过去,苏迪雅眼前就是一亮,下意识看向大妃。大妃回给她一个惊喜的笑容,女儿L果然把皇上迷住了,听说苏迪雅在等,马上派人来接。

    若今夜苏迪雅顺利侍寝,太皇太-->>

    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和太后懒得管又如何,达尔汗亲王不敢管又如何,皇后拈酸吃醋百般阻挠又!何!如!!

    只要爬上龙床,这些都不是事儿L。

    就在大妃已然脑补到苏迪雅宠冠六宫的时候,忽然听见女儿L问:“这位谙达,是不是走错路了?”

    前头领路的太监闻言脚下根本没停:“郡主放心,这条路奴才跟着皇上走了很多遍,断不会错。”

    听说皇后凤体欠安,昏睡不醒,从昨天到现在,他不知跟着皇上往返过多少回了。

    熟悉到闭上眼都不会走错。

    这时大妃才回神,定睛一看:“这不是去皇后大帐的路吗?”

    瞧见皇后居住的蒙古包近在眼前了,太监也没卖关子:“不错,皇上此时正在皇后帐中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皇后不是身体不适吗,皇上怎么……方才大妃派人去打听皇上的去处,都没往皇后那边想。

    毕竟皇后身体不适,多半不能伺候皇上,而此次冬狩,皇上也不止带了皇后一人。

    听说这回跟来的德嫔早已育有一子,宫宴上一直跟在太子和大阿哥身边,可见受宠。

    所以皇后身体不适,两人都猜皇上可能去了德嫔处。

    还打算转战去德嫔那边截胡,结果皇上却在皇后身边。

    在围场皇后身体不适还想办法霸占着皇上,若是在宫里,还不知要跋扈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大妃虽然没怎么见过皇上,也听达尔汉亲王说过,说皇上是个乾纲独断的人,最不喜被人摆弄。

    皇后如此折腾皇上,想必皇上也是不喜的,不然为何要在皇后帐中召见她们?

    很明显,皇上想用年轻貌美的苏迪雅敲打皇后,让皇后明白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该做。

    大妃和苏迪雅都是乐天派,凡事总喜欢往好处想,所以总能默契地想到一起。

    走到皇后住的蒙古包前,门口当值的太监便传话给了当值的宫女,由宫女往里禀报。

    大妃和苏迪雅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和欣喜。

    皇上有意敲打皇后,如果这时候苏迪雅再告皇后一状,让皇上出了气,侍寝之后多半能封个嫔位。

    两人很快被宫女领了进去,抬眼却没看见皇上,也没看见皇后,只能看见一扇山水屏风挡在面前。

    借着烛光,能看见屏风后有两个人影,一个卧着,一个坐着,很是亲昵。

    除了屏风,这里还有很多服侍的人,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梁九功就站在屏风前。

    短暂错愕之后,听梁九功缓缓开口:“两位深夜求见皇上,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语气平直,完全听不出情绪。

    大妃感觉有些不妙,转头看了苏迪雅一眼。

    苏迪雅却对自己很有信心,根本不回答梁九功的问话,直接对屏风后的人说:“臣女年纪轻不懂事,白天不意冒犯了皇后娘娘,被嬷嬷掌了嘴,心中实在难安。回去说与阿布知道,阿布很生气,责臣女不懂事,让臣女今日过来向皇上请罪。”

    好一张伶牙俐齿的巧嘴,郝如月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只这一句,便将自己的跋扈,对方的弱小,和科尔沁达尔汗亲王的识大体、顾大局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还一并将自荐枕席的目的,人为美化成了忍辱负重,向皇上请罪。

    谁都知道在平三藩这件事上,蒙古这边就属科尔沁的达尔汗亲王出力最多。皇上在宫宴上亲自敬了达尔汗亲王一杯酒,给了他超出亲王的体面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封赏肯定也不会少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在皇上的抬举下出尽风头,而他的宝贝女儿L却因为年纪小不懂事冒犯了皇后,被皇后掌了嘴。

    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,谁听了不得问皇后一句,为什么要欺负功臣之女?

    郝如月说辞都准备好了,甚至打算派人去请德嫔和宣嫔过来作证,结果听皇上发出灵魂拷问:“你今年多大?”

    郝如月:“……”

    苏迪雅闻言心中狂喜,都传皇上喜欢年龄偏小,且腰细的姑娘,看德嫔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德嫔一看就是个十几岁的嫩瓜秧子,皇后虽然看上去不比德嫔老,却是老黄瓜刷绿漆。

    她问过太后,皇后与皇上同岁,已经是快三十的人了。

    她不敢跟十几岁的小姑娘比,还不敢跟快三十岁的老黄瓜比么,想着苏迪雅挺直腰背,脆生生说:“回皇上的话,臣女今年二十三岁。”

    郝如月:那也不年轻了啊。

    下一秒皇上仿佛会读心术似的,替她问出了这句话:“那也不年轻了,怎么还敢说自己年纪小不懂事?”

    别看皇后与自己同岁,在康熙心里,她永远是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,明艳,娇憨,让他欲罢不能。

    此言一出,除了皇上、大妃和苏迪雅,屋中所有人都在忍笑。

    梁九功紧抿着唇,肩膀还是轻轻抖了两抖。

    平时爱说爱笑的芍药,悄咪咪掐了自己大腿一下,生怕笑出声在御前失仪。

    大妃听不出不对,慌忙跪下请罪:“皇上,皇后娘娘,苏迪雅……”

    下意识想拿年轻不懂事做借口,又想起皇上刚刚的问话,忙改口,话都说得有些语无伦次:“苏迪雅最听她父王的话了,王爷好像喝得有点多……就……是臣妇等打扰了,请皇上、皇后

    娘娘恕罪!”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的话,母女俩半句都没听进去,却并不妨碍她们在关键时刻把他拉出来挡枪。

    毕竟达尔汗亲王于朝廷有大功,皇上应该不会在这时候为难功臣的女儿L,扫达尔汗亲王的面子。

    事实上,康熙也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达尔汗亲王的女儿L冒犯了皇后,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都受到了惩罚。

    冒犯皇后这事可大可小,皇后并没重罚,只赏了掌嘴,想必也是看在达尔汗亲王和太后面上。

    事后没有追究,也没向自己提起,可见这一篇算是翻过去了。

    皇后都翻过去了,康熙也不想揪着不放,刚想开口让她们退下,却听那个什么郡主大胆表白:“皇上,臣女心悦皇上,自请进宫伺候皇上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年轻未必年轻,不懂事却是真的,郝如月撑了一会儿L感觉有些困,索性躺下了。

    其实科尔沁的郡主想进宫并不难,也不必闹得如此难堪。

    奈何这个苏迪雅,空有一张巧嘴却不肯长脑子,放着慈宁宫和慈仁宫两条康庄大道不走,非要跑到皇上面前自荐枕席,实在掉价。

    便是两宫都不肯帮忙,求达尔汗亲王向皇上提起,皇上多半不会不给这个面子。

    或者大妃私下来找自己,郝如月自认不是个心眼儿L小的,也许会帮忙问问皇上的意思。

    条条大路通罗马,苏迪雅都不走,偏偏把自己当成骡马,杵在皇上面前,任凭皇上挑选。

    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,郝如月不敢说对皇上了如指掌,至少也摸透了一点皇上对女人的心思。

    在皇上心里,朝廷排第一,太皇太后、太后和太子排第二,其他皇子公主排第三,东西六宫的妃嫔排最后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谁也不敢抱怨,必须全心全意地钟情皇上,依靠皇上。

    从来只有皇上选女人,不可能被女人挑选,更不可能被女人逼迫。

    苏迪雅此举,无疑是在挟功图报,逼皇上纳她。

    当年皇上如此钟情原主,面对原主的逼迫,都没有就范,更何况是一个不太熟悉的郡主。

    真正逼迫过皇上并且成功的女人只有一个,那便是太皇太后了。

    还是在皇上刚刚亲政,立足未稳的时候。

    也正因如此,皇上才逆反到如今,事事都要自己做主,最烦被人逼迫摆布。

    就算每天都捧着《贞观政要》学习,也做不到唐太宗那样的礼贤下士。

    在前朝如此,后宫亦如此。

    苏迪雅不但选错了路,还不幸地在路上踩到了大雷。

    郝如月以为皇上会断然拒绝,结果还是低估了达尔汗亲王的功劳,和皇上的气量。

    皇上只是沉默了一会儿L,淡声对苏迪雅说:“刚才的话,朕权当没听见,你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还警告屋里服侍的:“你们也都不许听见。”

    众人齐声应是。

    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,郝如月忍不住腹诽。

    皇上这话让有脑子的人听见,是皇上的恩典,让没脑子的人听见,可能就是一种保护,甚至是一种试探了。

    皇上阅尽千帆,却不是很懂女人。

    也可能是宫里的女人都太聪明,每个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,闻弦歌而知雅意,让皇上高估了苏迪雅的智商。

    果然,苏迪雅想岔了,窸窸窣窣跪下说:“臣女心悦皇上,在科尔沁早已不是秘密!臣女为了皇上可以不计名分,只求能进宫伺候皇上,还请皇上恩准!()”

    过了今夜,不会再有机会,她必须抓住。

    而且听宣嫔身边的人说,继后刚进宫的时候,也没有名分,只以女官的身份留宫。

    哪怕在侍寝之后,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女官,还不是照样笑到了最后。

    可见皇上吃这一套。

    宫宴上康熙喝了不少酒,此时有些乏了,又见皇后似乎快睡着了,再没了陪蠢人说话的兴致。

    准确点说,连话都不想说了,只简单粗暴地朝屏风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梁九功会意,面无表情道:不早了,大妃和郡主请回吧。?()_[(()”

    大妃如蒙大赦,赶忙告退,余光瞄见女儿L仍旧站着没动,心中一急便去拉她。

    被大妃这一拉,苏迪雅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。

    哪怕被人拉扯,仍旧不死心,朝皇上喊了一声:“皇上,臣女便是迎驾那日穿红衣骑白马的女子啊!您当时看了臣女好几眼,您都忘了吗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!

    ()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