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之定都上海 第一百六十四集九层塔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一百六十四集九层塔

小说:明末之定都上海 作者:南山跳跳虎

    崇祯十二年四月初二,陕西省汉中府略阳县铜钱坝

    小宾馆高级套房

    看到周怀忠这么一本正经地提出如此荒诞的问题,杨锦麟用手指点着对方,禁不住哈哈大笑:

    “子愚啊子愚,你好歹也算朝廷重臣,怎能相信此等市井传言?

    我猜,这些都是林渊告诉你的吧?

    那厮做了几年汉中府同知,不但没有长进,反而愈发不堪了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是个很执着的人,并不会被轻易转移注意力,他不理杨锦麟的讽刺挖苦,继续问道:

    “这不关平之的事。

    你且直说,华阳集团究竟是如何突然发迹的?

    是不是全靠那个妖道之功?“

    巡按御史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官职,它虽然只有正七品,但因为隶属督察院,并非各省属官,因此反而可以与督抚平等往来,身负监察百官,风闻奏事的职权。

    周怀忠做陕西巡按多年,一直兢兢业业,洁身自好,风评甚佳,是一众清贵言官里的楷模。

    他既然盯上了华阳集团,就一定会穷追不放,彻底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站在官员的立场上,如若碰到的是个麻烦,那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切割,而若是一件好事,那自然是要设法贴上去,为朝廷所用,也为己所用。

    杨锦麟不傻,有关华阳集团的核心机密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出去,他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抱起一摞书扔到茶几上:

    “你且把这些书都看了,咱们再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周怀忠拿起一本厚厚的《蓝道长说》翻了翻,重又放下,道:

    “这些书我自是要看的,

    只是一时半会儿,怕是读不懂其中的玄妙之处。

    既然你在这里,就先将难点讲给我听。“

    杨锦麟赞道:

    “也算是有些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若论科技道之玄妙,即便是我,

    跟着蓝道长学习两年,也还是难以入门。”

    见周怀忠态度诚恳,听得认真,他便喝了口茶,然后摆了个舒服的姿势,把头枕在沙发背上,双眼看向天花板,缓缓道:

    “记得年少轻狂之时,最怕的是自己苦读十年,一肚子的才学,

    到头来,找不到可以一展抱负的时机。

    后来侥幸中了进士,做了户部主事,

    这才发现,原本自己引以为傲,自视颇高的所谓满腹经纶,

    真到了治国安邦之时,竟然毫无用处,

    一群大明朝的栋梁之材,饱学之士,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,

    纵然平日里能言善辩妙笔生花,关键时却变不出一两银子!

    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,委实度日如年,煎熬之极,

    这便是当初我辞官不做,回乡闲居的原因,

    子愚兄没有在户部任过职,想必难以感同身受。

    后来遇到蓝道长,用他的话说,这叫无力感,倒是贴切。“

    杨锦麟自嘲地笑笑。

    周怀忠不知道他长篇大论的真实意图,便顺着他的话题道:

    “

    “嗯,无力感!此语甚妙!

    周某虽不曾任职户部,

    但为官之人,怎会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?“

    突然,他坐直身体,望着杨锦麟,疑惑道:

    “瀚翔,你的意思,是这个蓝道长教了你生财大法?“

    杨锦麟哈哈大笑:

    “哈哈若论才思敏捷,周大人强过林平之许多。”

    周怀忠摆摆手:

    “哎,咱们谈话,你莫要捎带林大人。

    你且直说,蓝道长有何妙计?“

    杨锦麟笑道:

    “科技道的理论,一般人即便学习了几本教材,

    其实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,更无法悟出这套理论的玄妙。

    咱们既有同科之谊,今日我便说与你听也是无妨。

    至于能否解开子愚兄心中之惑,那就不知道了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仍然端坐,示意杨锦麟继续讲解。

    “蓝道长有一个九层塔理论,让我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他说世上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认知,这不难理解,

    但他又说,不同的民族和朝代,也有高低不同的层级,

    这就没有多少人可以参透了。

    诗中有云,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,

    以前苦思冥想无法逾越的难题,其实站在另一个层级的世界来看,

    完全就是小事一桩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听得云里雾里:

    “你是说,蓝道长传授的,并不是一种生财之道,

    而是……“

    杨锦麟一竖大拇指:

    “周大人抓住了关键!

    既不是传授了什么点石成金的生财大法,

    也不是造出来了什么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,

    用蓝道长的话说,

    只是打开了一扇窗,看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脱口而出:

    “你们想改朝换代!”

    杨锦麟怒道:

    “你再血口喷人,我便不说了!”

    周怀忠连忙拱手致歉,请杨锦麟接着讲。

    杨锦麟失去了继续吹牛的兴趣,只是草草道:

    “总之,你若是站在九层塔的高处,俯瞰地面上的芸芸众生,

    无论是终日劳作的升斗小民,

    还是朝廷里整日勾心斗角的衮衮诸公,

    所有的忙碌都可悲可叹,毫无意义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问:

    “那如今你杨山长站在几层?”

    杨锦麟笑道:

    “子愚兄若是有空,还请年底再来。

    按照蓝道长的规划,应该会在三层。“

    周怀忠提出要见蓝道长,但被蓝采和拒绝了。

    倒不是蓝采和社恐,只是因为与大明朝的官员以及士子见面十分无趣,大家的认知本不在一个频道,交流起来难免鸡同鸭讲。

    之后几天,杨锦麟便带着周怀忠参观了华阳集团的几个工厂,以及示范新村和养猪场,养鸡场。

    还去了正在大干快上的汉江嘉陵江运河工地。

    这里集中着上万名流贼降卒,分布在连绵一二十里长的工地作业面上,劳动号子震天响,现场气氛极为热烈。

    周怀忠为官多年,眼光毒辣,他很容易就从这几天的所见所闻里,觉察到了华阳集团的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另一个世界?

    在看完华阳学院的小学,中学,工人扫盲班之后,杨锦麟还特意带他来到隔壁的幼儿园参观。

    过了很久以后,周怀忠还能清楚地记起当天的情形。

    漂亮的青团园长,更加漂亮的苏瑶阿姨,组织身穿漂亮衣服的孩子们,给客人表演了很多精彩的歌舞节目。

    乡村孩子的青涩歌声,至今仍然萦绕在他的记忆里:

    一闪一闪亮晶晶

    满天都是小星星

    挂在天空放光明

    好像千万小眼睛……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