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! 第225章 细数罪恶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225章 细数罪恶

小说:大明: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! 作者:豌豆大射手

    朱政在码头的作为确实搞大了,还成功引起了御史们的注意。

    有人推波助澜,御史们了解到的情况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不仅这次冒充崇明水师,擅自离岗,连他救济百姓和为高天卫军户建房的事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这明显图谋不轨啊!

    况且高天卫的位置太特殊,离京城北门就几里地。

    要是朱政真有非分之想,高天卫半时辰就能兵临皇宫。

    结果朱元璋刚到寝宫不久,就见一群御史宫门外候着,要联名弹劾高天卫都指挥使朱政。

    朱元璋注意到外面的动静,便把这些御史召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些人进了大殿站定,朱元璋也不由感叹,这阵仗真不小。

    右副都御史、兵部侍郎,还有都察院的一群御史言官。

    “皇上,我们是来弹劾高天卫都指挥使的十大罪状的!”

    朱元璋本想随便敷衍两句打发他们,一听是十大罪状,顿时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哦?是吗?”

    “哪十项,说来听听!”

    右副都御史刘文清沉声道:“第一罪,冒充水师,随便树敌,让海域陷入危险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罪,擅自出海,寻衅闹事,违反海禁政策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罪,收买军心,图谋不轨!”

    “第四罪,私下救灾,拉拢民心,居心不良!”

    “第五罪,辱骂皇孙,挑衅尊长,狂妄残忍。”

    “第六罪,勾结朝廷大臣,企图叛乱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越听,脸色越是难看。

    朱政行事向来低调,有时甚至故意保密。

    就连我,也是通过锦衣卫才得知的这些情况。

    可这些御史却不知怎的,把这些事都抖搂了出来。

    如果说没人背后推动,我是绝对不信的。

    但他们这么一窝蜂地闹腾,也真让我头疼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的那些事,都是道听途说,没什么根据,都散了吧。”

    这些人虽说把事情摆出来了,但也清楚说服力不足。

    比如侮辱皇孙那事儿,连他们自己都有点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但有一件事是板上钉钉,没法抵赖的。

    “臣有话禀报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有一件事情,确凿无疑,不容狡辩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他未经允许,私自出海,并冒充海军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了,眼神微动。

    “那是我特许的,朱政算是奉旨行事。”

    刘文清闻言,给兵部侍郎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兵部侍郎只好硬着头皮出列说:“皇上,微臣是兵部侍郎徐海,未曾接到这样的军令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兵部也没接到相关的圣旨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闻言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这么说,只要有圣旨,你们就不会这般啰嗦了?”

    众人一听,心里不由得一紧。

    但在他们心中,这事关系到国家安危,更关乎皇长孙的威望。

    “皇上,若真有圣旨,臣等自然不敢多言!”

    朱元璋冷哼一声。

    “你们想要圣旨?那我这就给你们写一份!”

    于是,朱元璋提笔就写。

    “特许高天卫指挥使朱政使用崇明海军军旗出海征讨倭寇。”

    见皇上当众写下并宣读圣旨,大臣们面面相觑,一时语塞。

    心中暗自琢磨,这朱政究竟是何方神圣,竟能让皇上如此袒护。

    众人见皇上如此坚决,当下便泄了气。

    原本只是走个过场的言官们随即告退。

    而此事的策划者,右副都御史刘文清,在心中暗暗反思,自己是不是被高仲远算计了。

    因为那些事,基本都是高仲远透露给他的。

    甚至这个兵部侍郎徐海,也是高仲远找来的。

    虽然高仲远和他职位相当,按理说不必听其指使。

    但人家高仲远是朱标的伴读,现在还是皇长孙的师傅。

    所以他也不好拒绝高仲远的请求。

    况且高仲远当时哭得梨花带雨,说他和皇长孙在街上受人侮辱。

    而且据他所言,那闹事还是太子妃的意思。

    于是,他一时冲动,就答应了。

    但他没料到皇上会是这样的态度。

    皇上不仅不遮掩,反而当众书写并宣布了圣旨。

    刘文清虽然不满,但想到皇权的威严,只好领着剩余的言官灰溜溜离开。

    徐海见众人散去,也想开溜。

    却被皇上喊住。

    “徐海,你今天来此举报,你们尚书恐怕不知情吧!”

    徐海连忙点头:“是的,还没来得及告诉他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:“你毕竟是兵部的人,有什么事,还是要和兵部尚书多沟通,别擅自做主。”

    徐海一听,腿一软,跪下磕头:“臣知错了!今后定当谨言慎行。”

    这才退出。

    朱元璋打发了众人,嘴角泛起冷笑。

    这太子妃手段不错,可惜没用到正道上。

    不过,她该不会察觉到了什么吧!

    朱元璋对党争素有了解,这群人一来,他就大致猜到了幕后之人。

    “来人,命令锦衣卫加强对东宫的监视,有任何异常,即刻汇报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

    朱元璋话音刚落,一名太监迅速离殿而去。

    处理完这些,朱元璋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哈欠。

    昨晚几乎未眠,此刻也感到有些疲惫。

    但看到堆积如山的奏折,朱元璋还是强打起精神开始批阅。

    再坚持一会儿,把这些处理完,就可以去高天卫那边歇息,顺带打个盹。

    提到高天卫,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。

    “去看看朱政有没有认真上课!”

    一小太监随即离殿,不久又折返回来。

    “回皇上,朱指挥使正在皇上面前,对皇孙夸夸其谈呢!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夸些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回皇上,皇孙们听说朱政挨了一百大板,还能自己来上学,个个都佩服得很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了,竟有些懊悔,早知道就狠狠揍朱政一顿了。

    “宣礼部尚书入宫见驾!”

    待秦博远行礼毕,朱元璋急忙说:“赐座!”

    秦博远首次受到这样的礼遇,有些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“微臣不敢当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跟他客套:“快坐吧!”

    “也给朕准备张椅子,朕要跟礼部尚书好好取取经。”

    见皇上心情似乎不错,秦博远这才稍感安心。

    “听说尚书大人您的子女个个都是进士,孙子辈中也有很多中举的,不知道有何秘诀?”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