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唐华彩 第286章 冬至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286章 冬至

小说:满唐华彩 作者:怪诞的表哥
第285章 势不两立← 快捷键 回目录 快捷键→第287章 满月宴

    第288章 冬至</br>范阳。</br>天寒地冻,雪虐风饕,一座城池屹立于风雪之中。</br>骑士们裹着厚厚的羊裘驱马从城门鱼贯而出,驰向南方。</br>城池内,节度使府的大门处许多人正在忙碌地准备着出行事宜,而在府邸深处一间大堂内,炉火正熊熊燃烧着,烟雾缭绕。</br>安禄山身穿一件粟特服饰,绿色左衽长袍,三角翻领,袖口镶边,端坐在高床之上,像是一座肉山。</br>摆在他面前的则是堆积成另一座山的金银珠宝,是他派出的商队在各地经商、走私来的。每年他们回来献宝,他都会亲自主持祭祀。</br>巫师们击鼓歌舞,诸胡人则拜倒在安禄山面前,高呼“光明之神”。</br>安禄山在长安被称为“营州杂种”,他是杂种胡,他生父是个姓康的粟特人;阿娘是突厥阿史那氏的女巫;他养父姓安,所以他也姓安。</br>但他原名“轧荦山”,正是粟特语的“光明”之意,他才是祆教光明之神的化身。</br>此时拜在他面前的将领,康节、安太清、安守忠、安武臣、何千年等人,皆是信奉祆教,视他为光明之神的狂热心腹。</br>“光明之神将带我们洗掉前半生所有的污秽,建新的光明之国……”</br>粟特语的呓语声不停响着,直到火光吞噬了祭品,安禄山在信徒的搀扶下站起身来,缓缓往外走去。</br>一路走到了前堂,已有许许多多的幕僚、将领们恭候在那。</br>有一名孔目官趋步上前,这人不到四十岁,外表清瘦、目光深沉,乃是安禄山收罗来的河北士人,名为严庄。</br>“大府,出发吗?”</br>“出发。”安禄山笑呵呵道:“长安有小人诬陷胡儿要叛乱,得到长安去让圣人明白胡儿的忠心啊。”</br>还未出发,他已经开始了表演,对长安之行十分期待的样子。</br>堂中没有人发笑,只感到肃穆。</br>已经被阉了的侍从李猪儿趋步赶到外面的寒风中,在一匹高头大马边站定,微屈着腿,低下头,顶着安禄山的肚子助其上马。</br>正此时,高邈匆匆赶来,禀道:“大府,高尚与阿浩回来了。”</br>安禄山才勒住缰绳,闻言眯起了眼,看向远处的风雪。</br>高尚奉命南下去对付薛白,现在薛白已回到长安,借着王焊谋反陷害他,而高尚才刚刚回到范阳?还这么巧,在他将要离开时赶到?</br>只怕是自知犯了大罪,躲着观望情况吧。</br>想着这些,安禄山脸上却是显出惊喜的笑容,呼道:“阿尚、阿浩还活着?!太好了!”</br>他忙不迭就要翻身下马,引得周围人手忙脚乱,李猪儿更是被压在雪地里,股骨差点被压断,痛得厉害。</br>“快,我要见他们。”</br>很快,有两人被军士们领了过来,该是高尚、田乾真。</br>安禄山已经完全认不出高尚了,昔日英俊的男子如今被烧成了一个像鬼一样的丑八怪,触目惊心。</br>“大府,我愧对……”</br>“阿尚!是你吗?”安禄山一把捧住了高尚满是疤痕的脸,哇哇大叫,“谁将你害成这样的?我要杀了他!”</br>“大府小心,我现在是朝廷通缉的要犯,一路掩藏身份,好不容易才赶回范阳,生怕来不及劝大府。”高尚道:“此去长安,危机重重啊。”</br>“我知道。”</br>“不,我们小瞧了薛白,他是个狠人,他必已在长安准备好除掉大府,不得不防。”</br>安禄山道:“我才要除掉他,为你报仇。”</br>“时机未到,只好暂忍。”高尚道:“请大府将我交给朝廷,换取圣人信任。”</br>“不!”</br>高尚既然回来了,安禄山根本就没有再把他送走的道理,道:“伱到雄武城去,等着我带着薛白的头颅回来。”</br>听得这安排,高尚稍舒了一口气,感激地要给安禄山跪下。</br>安禄山一把扶起他,道:“光明之神洗净了你前半生的污秽,往后我们举大事。”</br>“是。”</br>高尚想到自己卑贱的出身,如今浴火重生,不由眼含热泪。</br>安禄山大笑着,拍了拍他与田乾真,重新在侍儿们的帮助下翻身上马。</br>“儿郎们,回长安!”</br>~~</br>长安,皇城。</br>御史台就在秘书省的南边,薛白今日过来,先去探望了一眼以前的同僚。</br>萧颖士、李华等人早早已到了衙署,正在一丝不苟地做事,李华见了薛白,欲言又止,开口谈的依旧是国家大事。</br>刊报院那边,王昌龄还未到,据吏员说他十分任性,每日来得都很晚,等旁人都散衙了他却留下做事,再与友人饮酒,抨击时政。</br>薛白看了长安城的报纸,知王昌龄近来新写了一首词,其中“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”一句,与过往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态度似有了些不同,原本倒还想与他聊聊,今日只好作罢。</br>出了秘书省,过了街道就是御史台。</br>御史台大门朝北,颇有肃杀气,内有三个院子,察院、殿院、台院,三院分立,差职不同。台院居中靠里,察院、殿院则分列左右。</br>薛白是监察御史,在察院任事,而他老师颜真卿则是殿中侍御史,在殿院。</br>监察御史只有正八品上,但唐人并不以品阶论官职高低,御史是最清贵的官职之一,掌风宪、乃圣人耳目,所谓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龙,簉羽鵷鷺”,若有朝会,颜真卿这个殿中侍御史是站在圣人身边的。</br>察院有前后两个厅,都厅、本厅,都厅为监察御史们办事之处,本厅为察院院长监察使的官廨。</br>薛白来过此处几次,但以往都是来打官司的,到此任事还是第一次,到了都厅,见十多名监察御史已经分列两侧站定,他遂站到最后。</br>稍等了一会,监察使毛若虚走了出来,端坐于座位上。</br>毛若虚年逾五旬,须发皆白,眉毛很长,盖住了眼睛,显得十分严肃,不慌不忙拿出一本名簿来,竟是开始点卯,这还是薛白在大唐为官以来首次看到的。</br>“薛白。”</br>一直到唱到这名字,毛若虚才抬起头来。</br>薛白遂出列,行礼道:“见过监察使。”</br>毛若虚放下手中的名簿,淡淡道:“薛监察名满长安,如今到御史台察院任事,不知可会恃才傲物、桀骜不驯?”</br>正常而言,刚刚上任就遇到官长这般询问,一般人都得谦逊几句。</br>薛白没有马上回答,因知这毛若虚是李林甫的人,问这句话显然不怀好意,估计紧接着就要下套了。</br>他遂应道:“恃才傲物自然不会,但想必会有理有据。”</br>毛若虚不动声色,缓缓地点了点头,道:“监察御史有巡行州县之责,今蒲州猗氏县有人检举其县令贪赃枉法,薛监察前往推鞠吧。”</br>薛白道:“我初到御史台,接这么大的案子,只怕不能胜任。”</br>“薛监察在秘书省、偃师县、长安县皆政绩斐然,两年三迁,老夫信你能办妥。”</br>“监察使,蒲州道远难行,我体虚无力,此案可否另交旁人?”</br>这是崔祐甫在吏部授官时的回答,薛白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够用上。</br>毛若虚微微一滞,目光落处,薛白身姿笔挺,精神奕奕,岂有半点体虚无力的样子?</br>他脸色一板,正要开口喝叱,一阵大笑声已经在都厅外响起,紧接着,兼任御史中丞的杨国忠走了进来。</br>“今日察院好热闹。”杨国忠虽已是紫袍重臣,却还难掩无赖气质,像是来串门一般,“咦,阿白也在,走,到台院去,我有差事交代你办。”</br>“中丞。”毛若虚起身,执礼道:“下官正有重要案子要交给薛监察。”</br>他既是针锋相对,一点也不害怕杨国忠。</br>御史台这些年一直在王鉷的掌控下,实际上则是在为李林甫排除异己,真论起来,在毛若虚眼里,王鉷、杨国忠才是右相一系的叛徒。</br>“你我都有案子要办。”杨国忠道,“那是你官大,还是我官大。”</br>“薛监察由下官直属,中丞绕过下官交代他差事,只怕不妥。”</br>“你弹劾我啊。”</br>杨国忠冷哼一声,提了提腰间的玉带,招呼薛白就走,他才不会留下与毛若虚争吵,不论吵的结果如何,吃亏的都是他。</br>出了都厅,他往地上啐了一口,道:“啖狗肠的老货。”</br>薛白问道:“你掌控不了御史台?”</br>“我升官太快了。”杨国忠道,“上任御史台的时间还短,三院主官暂时都还不是我的人。”</br>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